博亚足球平台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博亚足球平台 > 新闻动态 > 美国财长贝森特: 希望中方转向消费型经济体

美国财长贝森特: 希望中方转向消费型经济体

发布日期:2025-08-16 12:11    点击次数:142

这是中美今年的第三次经贸会谈,内容不仅越来越宏观,其问题也越来越实质。

7月28日至29日,中美贸易代表团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了新一轮经贸会谈。

这次经贸会谈,还是由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率领,这是自特朗普第二任期后,继日内瓦和伦敦之后,双方第三次面对面的高级别经贸谈判。

自4月2日特朗普对外宣布对等关税后,在短短四个月时间里,双方已经举行了三次面对面经贸会谈,也从侧面说明了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对各自领域的关注程度。

而这一次的会谈,也和前两次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这一次闭门会谈后,双方并未发布联合声明,但外界普遍认定,这次谈判的核心议题仍在于是否将当前的关税暂停期再次延长90天。

回顾这一轮贸易谈判的时间线,可以发现,双方都变得越来越理性,越来越克制,这对谈判而言,是一个好消息。

5月10日,双方第一次在瑞士首次会谈,达成暂缓部分关税90天的临时共识,这一缓冲期原定于8月12日到期,但三个月的时间仍然非常有限,因此双方也有意再次延长90天,给予彼此更多缓冲和磋商空间。

如此一来,新一轮关税缓冲期将延续至11月10日。从90天再次延长90天,不仅说明了双方的分歧很大,也说明了双方都对这次谈判非常重视。

那么第三次经贸会谈,双方又谈了什么问题?

目前来看,特朗普对这一次的谈判进展似乎还算满意。特朗普7月30日说,与中方的谈判正在顺利进行,他预计双方将达成公平的贸易协议。

在这次会谈结束后,贝森特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透露,这次在瑞典举行的会谈是此前在伦敦和日内瓦会谈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

从贝森特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双方对话的议题正在逐步深化。

最初在日内瓦,双方讨论聚焦于相对狭窄的稀土问题,到了6月份的伦敦会谈,话题已经变宽,而这次斯德哥尔摩会谈则涉及了更为宏观的经济框架问题。

在这次会谈中,贝森特就表示,希望中方将经济结构转向消费型经济体。

这个说法,听起来也是老生常谈了。早在今年的3月26日,前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受访时就曾说:“中方正依赖制造业,并期望全球能够接受高达万亿美元的贸易顺差,而世界肯定不能承受。”

这和贝森特目前的表态几乎是一致的。转向消费型经济体,其实就是更多靠内需驱动生产,而不是靠出口。

早在去年耶伦访华时,就已经提到过类似的话语,这不是一个新鲜的论调,但这次从贝森特的嘴里说出来,仍然不一样,尤其是在经贸会谈中。

而我们其实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尤其是今年以来,我们发布了大量国补,鼓励消费者买家电、手机等电子产品,以期提振消费,降低对海外市场的依赖。

与此同时,今年我们还提出了要“反对内卷式竞争”,这一概念本质上也和过剩和出口依赖密切相关。

而这一次,贝森特还提出了不一样的东西。

和过去耶伦只是说一说不同,贝森特认为,要想从生产性经济体转化为生产消费平衡的经济体,这种转变可能需要外部冲击才能够完成。

为了说明这一点,贝森特还举例提到自己1990年第一次到日本,1991年左右日本泡沫经济破裂,直到2004年进行新一轮经济变革,到2012年才实施安倍经济学的刺激策略。

贝森特认为,日本经济进行的这一系列转变,很大程度上与我国崛起有关。对于日本经济而言,我国是那个外部刺激因素,据此贝森特认为,我国经济的结构转变可能也需要一些外部刺激,关税或许是其中一种。

贝森特的这番话,几乎可以说是“口出狂言”。

客观上来看,最近几年的确有很多呼声来阐述向消费型经济体转变的可行性,但贝森特拿关税这一外部因素当借口,的确是无礼至极。

经济体的转型,应该是由内而外的,而不是什么靠外部因素来加快这一行程。

但有一个趋势,也的确是我们需要注意到的。那就是随着特朗普全球关税的达成,对我们来说,要想继续依赖出口来刺激增长,的确越来越困难。

最近几个月,美国和东南亚国家签署的贸易协议中,几乎都有涉及转口贸易的条款,且对转口贸易的关税几乎都在40%左右。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贝森特的这番言辞显然不是说说那么简单,而是有意在这么做。

过去耶伦访华也好,还是欧盟访华也罢,对我们出口的依赖,都只是停留在嘴上,而从贝森特的这番言辞说明,美国似乎这一次是真的打算用关税来迫使我们向消费型经济体转型。

当转口贸易面临着更高的关税时,我们生产出来的商品,就只能出口转内销。

而出口转内销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就是企业降价竞争,恶性竞争,所以今年我们才会提到要整治内卷式竞争。

一切似乎都对得上了。

当关税开始成为常态,当出口面临的阻力越来越大的时候,向消费型经济体转型,不是外部因素迫使,而是我们自发的行为。

未来,我们应该会更清晰地看到这一趋势。

向消费型经济体转型,对我们自己来说,好处其实也是多多的,也符合我们当下乃至未来的战略目标。

首先就是人口,目前我们的新生儿人口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最近我们也出台了相关的激励措施,那就是生育一个孩子,每年发放3600元,一直到3岁为止,共计发放10800元。

这在历史上也是破天荒的头一次,而这个口子一旦开启,就很难停下来。

发钱,本质上就是为了促进消费,促进内需转型。刺激生育,既可以解决人口问题,还能够满足内需,这是双赢的局面。

除此之外,最近关于12年教育免费的说法也越来越多,相信在不久的未来,12年教育也会免费。说到底,转型就是刺激消费,而要想刺激消费,无非就是减负或者增加收入。

现在我们这两点我们都在做了,生娃发钱,12年教育免费,本质上就是增加收入和减负的一种方式。

在可见的未来,最低工资标准上涨、更多的去保障员工的权益,以及整治内卷式竞争,这些都是可以刺激消费的根源性举措。

总体来看,这次中美经贸会谈,的确是有新的话题加入进来,内容越来越宏观,其问题也越来越实质,但就实际的成果来说,双方要想达成贸易协议,仍然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

眼下最本质的问题,可能还是出口和进口,也就是顺差和逆差的问题。

双方再次延长90天暂停期至11月12日,这也表明分歧仍然还有很多,正如贝森特所说,美国是希望我们转型到消费经济体,而我们自己其实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根本不用美国提。

但问题在于,消费不是一蹴而就的,正如漫长的经贸会谈一样,而消费的问题,还要远比经贸会谈复杂得多。

全球能不能消耗万亿美元的顺差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为全球带来什么。

end.



Powered by 博亚足球平台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